9月21日,上海,一場專門為高報行業、教育行業的朋友準備的聚會——“2025高報行業聯盈峰會”順利落下了帷幕。

這次聚會,和一線奮斗的高報機構老板、規劃師們、教育從業者們,一起聊了最實在的問題:招生越來越難,利潤越來越薄,高報行業下一步該怎么走?
聚會上聊了什么?AI怎么就成了好幫手?
優志愿的創始人耿忠誠,首先掏出了“干貨”。他展示的海量數據,想解決的正是高報行業的信息焦慮——別再自己埋頭查資料了,把基礎信息查詢這種“體力活”交給系統,規劃師、機構才能騰出精力。
小鷺AI的創始人耿銘鴻,則現場演示了升級到6.0的“小鷺老師”——AI志愿規劃工具。不再是你問一句它答一句的簡單互動,小鷺AI升級成能夠“以就業為導向、主動提醒周報、個性標簽化、全年陪伴學生家長的智能伙伴”。它的目標很簡單:把規劃師從重復回答分數線、政策解讀這類問題里解放出來。
省下的時間干嘛?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:深入了解學生,化解家庭矛盾,規劃長遠發展。
“讓AI把時間還給規劃師,讓規劃師把價值還給學生。”
現場同步揭幕的“學而思×小鷺AI高大銜接產品”聯合啟動環節,更凸顯行業生態化協作趨勢。
此外,【好未來教學產品設計總監】李睿、【前瞻型生涯規劃專家】趙柏源,從“人+AI:未來服務的新范式”到“共建行業新生態”,多維度拆解了,高報機構、高報規劃師、教育創業者,如何借助小鷺AI降低人工成本、提升客戶黏性,推動服務從“經驗驅動”邁向“數據智能”。

光有AI工具不夠,流量從哪來?
會上聊得最熱烈的,還是那個老難題:客戶從哪里來?大家意識到,有了AI提升服務效率是第一步,但還得學會主動吸引客戶。
這正是小鷺AI創始人耿銘鴻,緊接著要開設的《天量》課程,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。這門課不在上海,而是定在10月13日—14日的天津。
它不講空洞的理論,只教實戰方法:
怎么打造你自己的專業IP,讓家長信任你?
怎么在抖音、小紅書這些平臺上,找到潛在客戶?
怎么把公域流量,巧妙地引到自己的私域里,變成能隨時觸達的“私域粉絲”?
已經加入小鷺AI聯盈計劃的伙伴們,還可以享受15日的《啟程課》,主打“私域流量轉化,以及群運營與群成交”等專屬主題內容。
總結一下:一場聚會,指了兩條路
上海的這次聚會,其實給大家指了一個清晰的“雙線作戰”方向:
對內,用AI提效:用好小鷺AI、優志愿這類工具,把服務流程標準化、智能化,把人從瑣事中解放出來,把服務做得更深、更值錢。
對外,用新媒體營銷拓客:通過小鷺AI創始人耿銘鴻所帶來的《天量》課程,學習新流量玩法,打造個人品牌,解決客源問題。
這對高報從業者來說,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:一個解決服務交付的質量和效率,一個解決生意來源的可持續性。兩者缺一不可。
聚會雖然結束了,但對高報人來說,思考和行動才剛剛開始。如果你正在為招生和服務效率發愁,不妨多關注一下這些已經跑通的新思路。
10月13日—14日,天津的《天量課》,或許就是你破解流量困局的第一步。